政务号关停潮来袭!是一时之举还是早有预演?未来何去何从?
更新时间:2025-06-27
浏览量:
近期,多地政务新媒体账户接连关闭,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的深思:这能否彻底消除“形式主义”问题?同时,政务新媒体未来的发展走向又将呈现何种态势?
关停现象频发
今年五一节前后,长沙、西安、南京等城市的部分基层政务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账号突然停止了内容发布,并启动了注销流程。在此前数月,江苏张家港市也有大量基层机构和学校管理的公众号遭到停用。这一看似普通的变动,实则暴露了政务新媒体运营所遭遇的困境。
政务号发展轨迹
互联网等新概念的推动下,政务号如同春雨滋润后的竹笋,迅速涌现。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政务新媒体账号政务微博运营情况,其中不少账号发展势头强劲,有效地承担了传播和引导的职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繁荣景象逐渐消失,一系列问题开始显现。
现存弊病突显
政务账号中,部分账号发布的内容缺乏实质内容,关注度较低,同时内容重复度高。“看似操作力度大,实则点击量寥寥”这一描述,恰好揭示了这类账号的实际情况。为了维持内容的更新频率,部分账号不得不采取填充内容的方法,这种现象已逐渐成为常态。此外,一些被称作“僵尸睡眠号”的账户,因为缺少有效的运营维护,例如某些短视频平台上的众多乡镇政务账号,目前正处于一种“休眠”状态。
形式主义作祟
评论指出,仅关注政务新媒体账号的存续状态,而未重视其实际作用,此类现象被称作“指尖形式主义”。2023年12月,相关意见文件已明确指出“指尖形式主义”造成的消极影响,并着重强调了加强政务新媒体账号管理的紧迫性。
基层负担加重
基层工作人员的资源和精力本就有限,尤其是那些不具备传媒专业背景的人员,对于这些无人问津的“僵尸号”进行管理显得尤为棘手。这些账号在基层日常工作中构成了一个无形负担政务微博运营情况,与政务新媒体设立的初衷存在较大差距。
未来发展展望
行业专家强调,政务账号的终止并非服务终止的标志,持续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任务必须持续进行。本次调整仅是过渡性的,政务新媒体在未来发展中应致力于追求真实性和务实性,并将公众的合理需求置于核心位置。此外,建议政务新媒体实施集成化运营策略,以减轻公众在搜索信息时的难度。
您认为政务新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会遇到哪些挑战?我们期待各位积极提出看法、给予正面评价并分享此文。
上一篇 : 县级政务新媒体如何进一步发展?以高密市为例你知道吗
下一篇:微博李峥嵘:以责任担当书写政务公益?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