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依法主动公开信息,对民众生活有何重大价值?
更新时间:2025-07-04
浏览量:
为更高效地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确保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依法能够获取四川省人民政府及其办公厅的政府信息,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充分展现政府信息在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711号,简称《条例》)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指南。
一、主动公开
秉持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准则,依照法律规定,主动向社会公开那些涉及公众利益调整、需广泛传播给公众知晓,或需公众参与决策的政府信息;同时,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及国家相关规定,还应主动公开其他应公开的政府信息。此外,根据上级机关的安排,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丰富主动公开的内容。
(一)公开内容
积极公开《条例》第十九条及第二十条所规定的政府资讯,内容涵盖:
省政府负责人的职务分配情况、政府机构的具体构成、各个部门的核心职能以及政府运作的规范准则。
2.省政府规章和省政府及办公厅制发的规范性文件;
省政府发布的工作报告内容、关键会议动态以及领导参与的重要政府活动资讯。
四川省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具体专项计划、地方区域规划以及相关的政策文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计数据和信息。
5.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其他对外管理服务事项;
6.财政预决算、政府集中采购、行政事业性收费信息;
7.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
8.在民生领域,包括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就业促进等关键方面,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实施状况,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制定、预警信息的发布及其应对效果,以及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与产品质量的监管情况等相关信息。
9.省政府人事任免、公务员招考录用等信息;
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相关条例中明确要求必须主动向社会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
(二)公开渠道
1.四川省人民政府公报;
2.四川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四川发布”新浪微博平台、“四川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头条栏目、“中国四川”官方移动应用程序等。
4.省政府新闻发布会;
5.其他:广播、电视、报刊等。
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四川省档案馆、四川省图书馆等机构,共同提供公开政府信息的渠道。(信息查询与获取场所)
(三)公开期限
政府信息一旦形成或发生变动,需在20个工作日之内主动对外公布。若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则依照其规定执行。
二、依申请公开
除了本机关主动对外公布的政府信息之外,公民、企业或其他组织(以下简称为申请人)有权向四川省人民政府或其办公厅提出申请,以获取所需的相关政府信息。
(一)确定被申请机关
为了确保申请者能够迅速准确地获取政府相关信息,在提出申请时,首先需要明确申请的政府部门。申请者可以访问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通过点击“机构职能”查询,获取省级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以及机构设置等相关信息。然后,根据所需的政府信息种类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依照该部门开通的申请接收途径和具体的使用指南,向相应的行政机关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的申请。若需申请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资料、可行性研究文件等,应向发改委提交申请;若涉及集体土地征用的相关政府信息,则需向自然资源局提出申请;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用及补偿、棚户区改造等相关信息,可以向申请人所在的市县级政府及其住建部门进行咨询和申请。
(二)申请受理
依据《条例》中第三、十、二十七、二十八等条款的规定,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依照法律程序,对提交给省政府及其办公厅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予以接受。同时,省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负责具体处理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事务。
(三)申请方式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接受申请人亲自递交、通过信件以及网络渠道提交的公开信息申请,并依照既定流程对这些申请进行相应的处理。
直接递交。本机构在省级政务服务中心内设立了信息公开申请的接收窗口,申请人可亲自前往该处获取《信息公开申请表》(简称为《申请表》),随后填写完毕后,需亲自前往现场递交申请。
办公地点位于成都市草市街2号,具体是在四川省政府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B区)的五楼政务大厅。
工作时间规定如下:法定工作日的上午为9点至11点30分,下午则是13点至17点整。
联系电话:028-86918316。
申请人需下载并完成《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的填写,随后通过邮寄途径将申请材料寄送至本机构。
邮寄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督院街30号省政府信息公开办。
联系方式:电话号码为028-86604987,此号码亦适用于传真服务;同时,邮政编码为610016。
以信函形式提交申请的,需在信封的左侧下方明显位置清楚地写明“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字样。
请按照四川政务服务网的指引完成用户注册,登录系统后,即可进行在线申请操作。在填写申请时,需挑选合适的申请类别,并准确输入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和证件号码,随后即可实时查询申请的处理进展。
联系电话:028-86604987。
(四)申请注意事项
在申请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需预留一定的时间。为了能够迅速获取所需公开信息,申请者在正式提交申请前,可以先利用已有的公开途径查阅政府主动公开的信息。若查询结果中未找到所需内容,再行提交申请即可。信访、投诉、举报、咨询、建议等事宜,均可通过省长电子信箱、12345在线留言系统以及纪检监察举报等特定途径进行提交或情况反映。
申请政府信息时,需填写《申请表》。此表可在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点获取,亦可在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官方网站上下载,且复印的《申请表》同样有效。若选择在线申请,则可直接在网上完成填写。
申请者如需现场办理,需携带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若以信件形式递交申请,需将身份证件的复印件与申请表一同寄送;而选择网络申请的四川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则必须在四川政务服务网上完成用户注册及身份验证流程,成功登录后才能进行申请操作。
申请人所需求的政府信息内容描述需清晰明确,建议详细列出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名称、编号或有助于行政机关检索的其他相关特征性说明。
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具体内容不够清晰,我们将提供相应的指导和解释,并在收到申请后的七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向申请人告知需要进行的补正内容以及合理的补正期限。如果补正后的申请仍不符合要求,或者即便补正也无法明确指向特定的政府信息,我们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指出申请内容的不明确性,并告知无法处理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若申请人无合理原因延迟更正,则等同于放弃申请,本机关将不再对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进行处理。
(五)办理
本机关在接到信息公开申请后,将依据相关法规,对每项申请进行逐一审查,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后给出具体的处理和回复。
对于满足申请条件的个人或单位,本机构将依据《条例》第三十六条的明确规定,逐一进行相应的答复处理。
对于已经主动对外公布的申请信息公开,应向申请人提供获取该政府信息的具体方法和路径。
若申请的公开信息符合公开条件,则应向申请人提供该政府信息;或者,应向申请人告知获取该政府信息的具体方法、途径以及时间节点。
对于申请人所请求的公开信息,若决定不予公开,需向其明确告知不予公开,并详细阐述不予公开的具体原因。
经过查询,发现申请人所要求的公开信息并不存在,因此需通知申请人该政府信息并不具备。
若所申请的公开信息并非本机关职责范围内的公开内容,需向申请人明确告知,并详细解释原因;若能明确指出负责公开该政府信息的具体行政机关,则应向申请人提供该行政机关的名称及联系方式。
本机关已经对申请人提交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给予了回应,对于申请人再次提出公开相同政府信息的情况,我们已明确告知其不予进行重复处理。
所申请的公开信息涉及工商、不动产登记等资料,相关法律法规对信息获取有特定要求,需告知申请人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操作。
本机关在接收到公开政府信息的申请后,若条件允许,可立即给予回应;若需延后答复,需经信息公开工作负责人批准,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20个工作日。
本机构在征询第三方及他部门意见的期间,不计算在申请处理的有效时限内。对于需要补充完善的信息公开申请,其回复期限应从本机构实际收到补充材料的申请日开始计算。
申请者所提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与频率显著超出常规界限,本机关有权限令申请者提供合理解释。若申请理由不被认可,将通知申请者不予受理;若申请理由成立,但依据《条例》第三十三条所定时限内无法给出答复,将确定一个合理的延迟答复期限,并通知申请者。
本机关在提供政府信息时,除依照《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区分处理之外,会根据政府信息保存的实际情况向申请人提供相关内容。然而,本机关并不负有对现有政府信息进行加工或分析的职责。
申请人若通过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方式来进行信访、投诉或举报等行为,本机关将不会将其视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来处理。
本机关在接到信息公开申请后,会依据申请人的具体需求以及本机关所保存政府信息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提供政府信息的具体方式;在满足申请人要求提供信息的形式时,若发现这种形式可能对政府信息载体安全构成威胁或公开成本过高,我们将采用电子数据等合适的方式进行提供,或者协助申请人查阅、复制相关的政府信息。
(六)收费
根据《条例》第四十二条的规定,本机关在接到申请后,将提供政府信息,并且会依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的要求,以及本省的相关规定,对信息处理费用进行收取。
三、监督救济
根据《条例》第五十一条的规定,若申请人觉得行政机关在公开政府信息的过程中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他们有权向上级机关或政府信息公开的主管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此外,申请人还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提出行政复议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上一篇 : 蒙速办移动端上线五周年!科右中旗如何开启政务服务新征程?
下一篇:夏邑县政务服务大厅工作服采购项目流标?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