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工龄退休’谣言疯传?法定退休政策、养老金计算模式你了解吗
更新时间:2025-07-05
浏览量:
近期,社交平台上流传着一些文章,声称“个人退休年龄将依据其工作年限来决定”,这一说法引起了广泛关注。众多省份的人社厅纷纷发表声明,澄清这些文章及其中内容均为不实信息。那么,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制度究竟是怎样的?工作年限是否会对养老金的发放产生影响?养老金又是如何进行计算的?
国家统一规定的退休政策是什么?
近期,多篇报道提及“人社厅计划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工龄退休’制度”,类似信息亦在部分微信群、朋友圈及自媒体平台上流传。这一政策提议迅速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针对此事,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均迅速作出回应,明确指出文章及所附截图均为不实信息。他们强调,各地正严格按照国家统一制定的退休政策执行,并未出现网络上所传的“工龄退休”情形。
资料图
那么,国家统一规定的退休政策是什么,与工龄有关吗?
南开大学养老与健康保障研究所的负责人朱铭进行阐述,我国实行的是法定退休年龄制度,这一制度与工龄存在某种联系,但并非直接的关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朱铭指出,这一标准长期以来一直是退休的基本准则。并非工作年限达到一定数目后便可自动退休两参人员退休政策文件,而是依据法定的退休年龄来决定。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指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已有数十年历史,自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对退休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后,全国各地均严格遵循国家统一的退休政策进行实施,确保不会有任何一个省份擅自改变退休政策的情况发生。
工龄与养老金多少有关系吗?
在养老保险制度确立之前,员工的退休保障主要依赖于单位退休制度。该制度依据员工连续工作的年限来计算退休金,并由其退休前所在的单位负责退休金的发放。通常情况下,员工的工龄越长,退休金的发放比例也会相应提高,最高可达到其原工资水平的90%。
1995年,我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正式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模式的建立。据朱铭来介绍,养老金的缴纳通常是由单位缴纳和个人缴纳两部分组成。
总体而言,缴费时间越长,缴费金额越高,那么在退休之后所获得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资料图
灵活就业劳动者的养老金遵循什么标准?
依照相关规定,凡参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者,男性需年满六十岁、女性需年满五十五岁,并且累计缴纳保险费用达到十五年以上,才有资格按月领取养老金。然而,有些人仅关注到“缴纳保险满十五年即可领取养老金”这一条件,却忽略了还需满足退休年龄的要求。
朱铭进行了解释,他指出:“达到15年的年限意味着具备了领取养老金的资格,但此时尚不能实际领取。然而两参人员退休政策文件,即便在达到15年年限之后停止缴纳费用,到了60岁依然可以享受养老金待遇,只是领取的养老金金额会相对较少。”
来源:央视新闻、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上一篇 : 黄河故道的渔光互补奇迹!80兆瓦装机容量如何实现生态经济双赢
下一篇:厦门住房政策大变动!取消限购?限售有何调整?公积金贷款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