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之入骨的公摊面积制要走入历史?多个城市新政引发关注
更新时间:2025-07-04
浏览量:
那让众多中国购房者痛恨不已的公摊面积制度,或许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多座城市已宣布着手实施取消公摊面积的政策,此举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11月12日,一张由法新社提供的航拍照片展示了江苏淮安的居民楼景象。
自今年起,广东肇庆与湖南湘潭等众多城市纷纷出台新的房地产政策,允许房地产开发商在推广新住宅项目时,依据住宅的室内实际面积来进行销售推广,此举意味着不再将公共分摊面积纳入宣传范围之中。
在最近的一两个星期里,河北省的张家口市以及湖南省的衡阳市相继出台了相似的新政策,而张家口更是将“逐步推进取消公摊”的内容明确写入到了官方文件之中。
衡阳位于湖南,它明确指出商品房的售价应依据套内建筑面积来确定。此外,该市还规定,开发商在与购房者签订买卖合同的过程中,必须约定以套内建筑面积为依据来计算房价。
衡阳市政府对“套内建筑面积”这一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具体包括:套内房屋的实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所占面积以及套内阳台的建筑面积。
广州、杭州、长沙以及厦门等一二线城市,尽管尚未公开宣布取消公摊面积,但它们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湖南省房改政策文件,如放宽对赠送面积的约束、改进阳台等公共区域的面积计算方法,以此提升购房者的实际居住面积。
在中国,每年都会围绕公摊面积这一议题引发热议。众多城市纷纷提出“取消公摊面积”的倡议,地方政府的态度愈发坚定,这使得民众对于公摊制度全面废除的期望日益增强。
众多中国网友觉得,若废除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将有助于清晰界定房价的构成,使得无论房价是上升还是下降,其真实价格都将一目了然。更有网友戏称,我国近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公摊面积制度已经不复存在,而剩下的三大发明则分别是调休制度、劳务派遣以及离婚冷静期。
也有网友忧虑,尽管房屋总价未变,剩余部分的面积单价必然会增加,这可能会使得购房者的总体成本进一步攀升。有网友以实例说明:“一套1万元(人民币,同下,1863新元)的房子,若公摊面积占20%,实际可使用面积的平均价格将是1.25万元。现在若直接以1.3万元的价格出售,声称取消了公摊,你能计算出实际成本吗?”
进口自香港的公摊制
在中国购置房产时,所签订的购房协议中显示的总体建筑面积并非购房者能够完全拥有,而是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套内实际可用的面积,二是需共同分担的公共区域面积。
购房者实际得到的空间即套内建筑面积,这相当于关门后能够自由活动的区域;而公摊面积则涵盖了公共设施所占用的地面,例如电梯井、楼梯间、垃圾道等,甚至有时相邻住户之间的分隔墙也会被计算在内。
这也意味着,若购置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其实际可利用的居住空间往往不足100平方米。
现行中国法律未对公摊面积设定明确的上限与下限。加之计算过程缺乏透明度,部分开发商存在暗箱操作现象,这些因素导致公摊面积问题一直困扰着购房者,成为他们难以理清的复杂账目。甚至有人将这一问题比作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的猫,称之为“薛定谔的公摊”,寓意着其难以理解、无法预测的特性。
我国住宅的公共面积占比通常介于15%到25%之间,然而,部分超高层建筑的公共面积占比甚至可攀升至40%至50%。若购置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入住后会发现实际可用面积仅有50平方米,相当于近一半的购房费用被用于公共区域。
2008年,宋丹丹在电视剧《低头不见抬头见》中扮演茶客,她在小区楼下与老板谈论购房事宜。老板好奇地问:“什么是公摊面积?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宋丹丹幽默地回应道:“这不就是公开贪污的面积吗?你买了个170平米的房子,一进门量出来只有110平米。”
如今这段话也成了对公摊制最辛辣的讽刺。
公摊面积制度自1950年代起在香港得到应用,一幅2023年2月所摄的香港街头景象可见一斑。(资料来源:海峡时报)
公摊制起源于香港,并且该制度自1950年代便已开始实施。那时,香港的住宅楼宇多是以整栋或整层为单位进行销售的,然而由于购房门槛相对较高,开发商随后转变策略,开始按户进行销售。在此过程中,他们还将门厅、过道、楼梯间等公共区域的建筑费用转移至了住户的负担之中。
该模式自1990年代起被引入我国大陆,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与此同时,香港自2013年开始全面实行“实用面积”制度,并规定在销售房产时,商家必须向购房者明确告知哪些区域计入实用面积,哪些区域不计入。
现今,我国大陆地区似乎有志于模仿香港的做法,促使房地产开发商披露套内面积与建筑面积的具体数据。尽管这样的举措确实有助于提升房产交易的透明度,使购房者摆脱对“薛定谔的公摊”的困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公摊制度将从此在房地产市场消失。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副院长严跃进指出,众多城市所提出的“取消公摊”倡议,实际上是指在房屋买卖过程中不再对公共面积进行额外计算,但这并不意味着小区中的楼梯、绿化带、走廊等公共区域将被废除,这些必要的公共设施仍然会保留。
除此之外,民众普遍期望的,随着公摊制度的废除湖南省房改政策文件,房价将随之下降的现象,可能并不会发生。
财联社报道指出,以香港为参照,自2013年香港废除公摊制度以来,其房价并未出现下跌趋势,反而呈现上升趋势,2013年和2014年分别实现了7%和4%的同比增长,增速与2012年6%的增速大致相当。
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的执行副院长、教授尹稚曾明确指出,房屋的总售价是由建筑成本、税费、企业盈利以及销售过程中的各项费用等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而关于如何计算使得买家觉得划算,其实只是卖家在背后操控的算法游戏罢了。”
概括来说,羊毛终究是羊身上的,不论运用何种计算方法,开发商都不会进行亏损的买卖。
公摊糊涂账怎解?
尽管存在种种情况,严跃进仍旧坚持认为,我国各大城市有必要紧跟步伐,把取消公摊面积作为明年房地产行业的核心任务之一。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购房者信心,而且对于推动我国房地产市场明年止跌回升也将产生积极影响。
当前民众消费意愿普遍低迷,房价持续下滑,这使得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依赖的土地收入来源正遭遇困境。
自今年起,我国政府已实施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救市举措,诸如放宽购房限制、显著下调首付款比例以及下调贷款利率等,力图遏制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跌的势头。
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在最近两个月显现出回暖的苗头;然而,三四线城市的复苏态势依然十分不振。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在今年前11个月的时间里,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出现了14%的降幅,而10月到11月期间则实现了40%的涨幅。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销售面积在前11个月下降了25%,而在10月至11月间的同比增幅仅为9%。
《每日经济新闻》的报道指出,截至目前,已有不少三四线城市明确表示将废除公摊制度。这一现象表明,取消公摊制度已逐渐成为众多城市试图挽救房地产市场的一种普遍做法。
然而,在探讨这颗万能药是否能够发挥预期效果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解答民众心中存在的诸多疑问。例如,那些在公摊制下购置房产的购房者,他们能否顺利收回自己的资金?对于存量房,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公摊制一旦取消,公共空间的维护费用将由谁负责承担?开发商是否还会继续用心建设公共空间?
自媒体评论提出,若欲彻底废除公摊面积制度,必须综合考虑房贷利率水平、全国范围内的房价分布格局、房价与收入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此外,所有过去基于建筑面积制定的标准和计量方法、参数亦需进行系统化整合。
这项工程具有系统性特点,鉴于社会运营所需承担的庞大成本,公摊制的全面废除可能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
归根结底,“取消公摊”更像是一次由各地政府发起的旨在安抚和激发购房者购房热情的宣传活动。中国民众是否真正理解并接受了这一政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于“所购即所得”的期望是否能够得到实现。毕竟,购房往往需要倾注一生的积蓄,因此,每个人最在意的,便是投入与回报之间的平衡。
网友看法
网友恬淡虚无表示,既然存在错误,那么就应当进行纠正;即便是混乱不清的账目,也必须进行清算。所犯的错误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都应当设法弥补。切勿将事情处理到连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无法忍受的地步。
网友库罗讷角表示,公共分摊费用如同捆绑螃蟹的绳索,其直径日渐增大,一旦取消,无疑将带来诸多好处。此举将使购房者的权益更加透明。
网友洞悉了这一切,然而又能怎样呢?若取消公摊,那么之前超出部分的费用,理应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退还给广大民众。
4、网友望忘忘:把之前公摊面积退款给广大民众
5、网友琪琪塔娜:好的不学,专学坏的,而且坏上加坏
网友SOURCEYIN表示,采用按套内面积进行销售的方式,这样做使得房价看起来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不至于显得过于难看。
网友直言不讳:这其实是一个相当简单的问题!房屋证上标明面积为100平方米,公摊面积达到30平方米,那么实际可用的面积仅为70平方米。若我打算出售这套房产,究竟应按照哪个面积来计算价格呢?由此可见,当初制定的公摊面积规定已经陷入了一个无法解开、无法解决的僵局!
网友快乐宇宙Ft指出,取消公摊面积的观点并不成立。几乎所有购房者都清楚,购房合同中会明确套内面积的价格和建筑面积的价格,虽然价格不同,但最终效果并无差异。此外,还有人提到物业公司按照建筑面积收费,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只需改为按套内面积收取物业费即可。
网友周先生表示,实际上关于公摊面积的问题,不过是人们的一种说法罢了;不论是否存在公摊,房价总额并不会因此减少一分。
网友勇者溪水评论道:当数字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增加或减少时,它们的比值保持不变。不论是否有公摊,人们只是在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慰。这就像是一场智者的游戏,而大众只是旁观者,最终结果都是相同的。
网友L默感慨道,早在几十年前,宋丹丹的小品中就曾提及,所谓的公摊面积,实则等同于公然贪污的面积。
网友易宏指出,取消公摊面积的主要矛盾在于新旧房产证所登记的面积存在不一致。这种情况相当严重。
网友纷纷表示质疑:既然无法纠正之前的错误,那么他们宁愿持续保持错误状态,也不愿意进行改正。
14、网友木叶流:那物业费,老的小区是不是改成套内算?
网友小明在热议此事,表示房屋原本面积是110平方米,如今缩减到了97平方米,其中减少的13平方米面积他已支付,要求必须退还。
网友陶华莹表示,在政府收取一亿土地款的同时,开发商所支付的一半资金实际上都用于向政府购买土地,她呼吁政府退还这部分款项。
原本大家都清楚的事情,却被少数人搞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网友龙哥表示,他所购120平米住宅实际面积仅95平米,想问剩余25平米费用能否退还,物业费是否只需缴纳25平米费用,以及若未来转售房产,面积是按照120平米还是95平米计算,这些疑问若不解决,取消公摊面积的想法恐怕难以实现。
网友提出建议:将原本公摊部分的费用算入实际使用面积的成本中,这样实际面积的单价表面上可以有所提升,而房屋的总价则不会受到影响。
网友荒村听雨0668指出,全球有众多国家和地区依照实际面积进行销售,这根本不是什么难题。目前,香港已经采用实际使用面积作为销售依据。
上一篇 : 中共中央国务院意见发布!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全面振兴?
下一篇:继杭州等地后,太原松绑限购令!楼市政策调整究竟释放了啥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