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朝末期红巾军起义地图,看明朝兴衰?你知道这些秘密吗
更新时间:2025-07-01
浏览量:
该图描绘了元朝晚期明朝行政地图,红巾军起义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情况,其中以南部的分布尤为密集。那时,朱元璋在南方面临的主要对手包括张士诚和方国珍,而陈友谅的实力最为雄厚。朱元璋选择先统一南方,随后才发起北伐,这一战略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罕见地从南至北征战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帝王。
这张地图绘于1402年,那时朱棣刚刚攻下南京并登上帝位。那时的地图几乎成为了后来明朝地图的典型样式。之所以在东北部分有所突出,仔细观察会发现,其用意是为了从三面将北方的蒙古族包围。
这张地图所展示的是明朝晚期的地理版图。特别是到了万历皇帝晚年,后金的势力迅速崛起,使得明朝不得不在国防上做出大幅度的调整。为了应对后金,明朝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因此,其势力范围也随之大幅度缩减。
1644年,崇祯帝自尽之际。明朝当时采用的是两京制度。因此,崇祯帝驾崩后,明朝迅速在南京重新建立了一个朝廷,这段历史被称为南明。与此同时,北方主要由李自成的义军所掌控。那正是李自成最为辉煌的时期。
崇祯帝自尽后,李自成的行为促使吴三桂招引清军越过山海关。大顺的部队在清朝八旗军的强大攻势下,溃不成军,一路败退。与此同时,四川的张献忠崭露头角,他在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
李自成迅速遭到了清朝的剿灭,他在湖北的九宫山被当地的地主武装所击毙。与此同时,南明政权并未能抓住机会收复失地,反而持续遭受着蚕食之苦。而张献忠的势力也在不断减弱。
1648年,张献忠走向了覆灭。与此同时,南明的南京首都亦告沦陷。其势力持续减弱,统治区域日渐缩小。他们不得不持续向西南方向撤退。事实上,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明朝行政地图,这样的撤退场景屡见不鲜。
1662年正值康熙皇帝登基初期。那时,南明政权早已覆灭。唯有台湾岛上的势力尚存,然而到了康熙二十年,残余的反抗力量亦被剿灭。这一事件标志着明朝所有残余势力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
上一篇 : 行政诉讼答辩状怎么写?这机会关乎被告能否获法院支持
下一篇:真实明朝疆域变迁地图?谭其骧版准确性存疑,争议究竟在哪